本篇内容介绍了“Redis的过期策略有哪些”的有关知识,在实际案例的操作过程中,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,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!希望大家仔细阅读,能够学有所成!
在使用redis时,一般会设置一个过期时间,当然也有不设置过期时间的,也就是永久不过期。当设置了过期时间,redis是如何判断是否过期,以及根据什么策略来进行删除的。
设置过期时间
expire key time(以秒为单位) 这是最常用的方式
setex(String key, int seconds, String value) 字符串独有的方式
除了字符串自己独有设置过期时间的方法外,其他方法都需要依靠expire方法来设置时间如果没有设置时间,那缓存就是永不过期如果设置了过期时间,之后又想让缓存永不过期,使用persist key
三种过期策略
定时删除
在设置key的过期时间的同时,为该key创建一个定时器,让定时器在key的过期时间来临时,对key进行删除
优点:
缺点:
懒汉式式删除
key过期的时候不删除,每次通过key获取值的时候去检查是否过期,若过期,则删除,返回null。
优点:
缺点:
定期删除
每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删除过期key操作
优点:
缺点:
难点:
说明:
memcached只是用了惰性删除,而redis同时使用了惰性删除与定期删除,这也是二者的一个不同点(可以看做是redis优于memcached的一点);
对于懒汉式删除而言,并不是只有获取key的时候才会检查key是否过期,在某些设置key的方法上也会检查(eg.setnx key2 value2:该方法类似于memcached的add方法,如果设置的key2已经存在,那么该方法返回false,什么都不做;如果设置的key2不存在,那么该方法设置缓存key2-value2。假设调用此方法的时候,发现redis中已经存在了key2,但是该key2已经过期了,如果此时不执行删除操作的话,setnx方法将会直接返回false,也就是说此时并没有重新设置key2-value2成功,所以对于一定要在setnx执行之前,对key2进行过期检查)。
Redis采用的过期策略
懒汉式删除+定期删除
懒汉式删除流程:
定期删除流程
简单而言,对指定个数个库的每一个库随机删除小于等于指定个数个过期key
遍历每个数据库(就是redis.conf中配置的"database"数量,默认为16)
检查当前库中的指定个数个key(默认是每个库检查20个key,注意相当于该循环执行20次,循环体是下边的描述)
如果当前库中没有一个key设置了过期时间,直接执行下一个库的遍历
随机获取一个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,检查该key是否过期,如果过期,删除key
判断定期删除操作是否已经达到指定时长,若已经达到,直接退出定期删除。
对于定期删除,在程序中有一个全局变量currentdb来记录下一个将要遍历的库,假设有16个库,我们这一次定期删除遍历了10个,那此时的currentdb就是11,下一次定期删除就从第11个库开始遍历,假设currentdb等于15了,那么之后遍历就再从0号库开始(此时currentdb==0)
“Redis的过期策略有哪些”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,感谢大家的阅读。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天达云网站,小编将为大家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实用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