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网络管理中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示例分析
更新:HHH   时间:2023-1-7


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有关Linux网络管理中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示例分析,小编觉得挺实用的,因此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,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获。

IP是应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东西了吧!但一定有些东西你是不知道的,对,我就是那个科普你所不知者的Linux康哥。在我们的OSI七层模型中的网络层中会打入IP的包头,记录我们的IP地址,那么IP到底有多少位呢?范围是多大呢?

0.0.0.0 - 255.255.255.255 -->这就是IP地址的范围

有效IP哦!

大家看A类中的IP第一个网段范围是1-126之间,如果两个或多个主机第一个网段一样表示是同一个网段内的主机,如果第一个网段IP不一样则表示跨网段IP。

B类是前两个数代表同一个网段,后两个数代表网段内的不同主机

C类是前三个数代表同一个网段,后一个数代表网段内的不同主机

注意:

私有IP是大家都可以访问的IP地址,用于内网使用的。

下面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子网掩码,为什么把这个概念与IP地址放在一起呢?因为子网掩码和IP是一起出现的,切记。

A类的标准子网掩码是255.0.0.0

B类的标准子网掩码是255.255.0.0

C类的标准子网掩码是255.255.255.0

加入IP是:10.8.11.112

网络地址(第一个地址):10.0.0.0

广播地址(最后一个地址):10.255.255.255

IP属于哪个网段以及网段中的主机数都是由子网掩码决定的,也就是说加入说IP是B类,但是子网掩码分配的是C类标准子网掩码,那么网段换算方式按照C类计算。

关于“Linux网络管理中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示例分析”这篇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,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,使各位可以学到更多知识,如果觉得文章不错,请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。

返回网络管理教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