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“Redis哨兵模式是什么”,文中的讲解内容简单清晰,易于学习与理解,下面请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慢慢深入,一起来研究和学习“Redis哨兵模式是什么”吧!

哨兵模式
1. 哨兵概念
2. 哨兵作用
注意:哨兵也是一台redis服务器,仅提供监控服务,不提供数据管理服务;通常哨兵的数量配置为单数(方便投票)
3. 启用哨兵
修改哨兵的配置文件 sentinel.conf
,配置文件位于Redis目录下,如下图所示:


部分配置的含义如下图所示:

启动哨兵
redis-sentinel filename
#filename指的是配置文件名
#每个哨兵都要配置自己的配置文件
配置并启动哨兵之后,主服务器宕机之后,会自动的执行投票、主从切换等过程
4. 哨兵原理
哨兵在进行主从切换过程中经历三个阶段:
4.1 监控
用于同步各个节点的状态信息,这些节点包括master、slave、哨兵,也就是整个系统所有服务器的信息。
主要完成的功能:

具体的内部工作原理如下所述:

哨兵1向master发送info指令之后,会建立一个cmd连接,创建的连接是用来发送命令的
创建好cmd连接之后,会在哨兵1这一端保存目前他所获得的所有信息,另一端master也会保存自己持有的信息
然后哨兵1根据从master获取的关于salve的信息,向slave发送info指令,得到salve的信息,丰富这一端所保存的信息
当新增一个新的哨兵2时,哨兵2向master发送info指令,建立cmd连接,根据master中的信息可以得到之前已经存在的哨兵1,在自己这一端保存已经获得的信息。然后判断哨兵1是否在线,与哨兵1建立连接,二者互相交换各自的信息,并且双方会持续的ping,保证他们之间是畅通的
哨兵2根据从master获得的slave信息,再从slave获取信息,丰富自己所保存的信息
再新增一个哨兵3时,与之前的过程类似,最终三个哨兵建立起了关系网
关系网中三者会互相交换、发送信息,关系网中的这种工作模式称为发布订阅模式
4.2 通知
哨兵在通知阶段要不断的去获取master与slave的信息,然后将获得的信息在各个哨兵之间进行共享。
具体的流程如下:
哨兵通过建立的cmd连接,向master、slave发送 hello
指令,得到他们的信息,然后在关系网中共享:

4.3 故障转移
断开宕机的master与slave的连接,选取一个slave作为master,将其他slave连接新的master,并告知客户端新的服务器地址。
具体的流程如下所述:
哨兵1始终得不到master的回应,主观判断master宕机,标记 sdown
(仅有一个哨兵认为master宕机)
哨兵1在关系网中传递消息,向其他哨兵发送图中左上角的消息
其他哨兵得到消息之后,全部向master发送消息,确定master是否宕机,他们也会将自己得到的结果发送给关系网中的其他哨兵,确定master宕机后,将标记改为 odown
(所有哨兵探测之后,超过一半的哨兵认为master宕机)

当认定master宕机之后,此时需要选举新的master,由哪个哨兵完成这件事要通过哨兵之间的选举决定,具体过程如下所述:
在选举的时候每个哨兵手里都有一票,每个哨兵都会发出一个指令,在内网里边告诉其他哨兵自己当选举人,比如说sentinel1和sentinel2发出这个选举指令,那么sentinel3接收到他们的申请之后,sentinel3就会把自己的一票投给其中一方,根据到达的先后顺序投票,获得票的那一方就会多一张选举票,按照这样的一种形式,最终会有一个选举结果,获得票数最多的哨兵会被获选
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存在失败的现象,比如第一轮没有选举成功,那就会接着进行第二轮第三轮直到完成选举
当完成哨兵之间的选举之后,接下来就要由选举胜出的哨兵去slave中挑选一个,将其变成新的master,具体的流程如下所述:
选出新的master之后,哨兵发送指令给服务器:
同时还要告诉其他的哨兵新master是谁
感谢各位的阅读,以上就是“Redis哨兵模式是什么”的内容了,经过本文的学习后,相信大家对Redis哨兵模式是什么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,具体使用情况还需要大家实践验证。这里是天达云,小编将为大家推送更多相关知识点的文章,欢迎关注!